不反對降稅 但有錢人應多繳稅

什麼是你心中理想的稅制?你認為現在的稅制公平嗎?減稅就是救經濟的王道嗎?
為了反映人民真實心聲,《天下雜誌》特別進行了台灣首度全民理想稅制大調查,
請聽聽,人民怎麼說。
最重要的是,身為國民的各位現在為什麼憤怒?在希望什麼?要相信什麼?不知道這些的人不是真正的總理大臣……」——日劇《Change》,朝倉啟太競選總理大臣演講。
稅改,一個跟你我荷包都切身的問題。但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從7月進行到現在,企業、學者、官員、媒體紛紛以正義之師的模樣提出診斷,卻從來沒有人真正問過「身為國民的你我」,心目中的理想稅制是什麼?
為了反映人民真實的心聲,《天下雜誌》特別進行了台灣首度理想稅制大調查,針對全台1,088名20歲以上具有投票權的民眾,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電話訪問。調查顯示,人民認為台灣稅制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前3名依序為:有錢人避稅,貧富差距過大,佔61%;稅率太高,經濟缺乏競爭力,佔32%;第三名則是逃稅,佔22%。
如果以所得做交叉分析,月所得在10萬到20萬間的中高收入家庭,對於「有錢人避稅,貧富差距」拉大最反感,72%認為這是優先問題,其次是月收入6萬到10萬家庭的68%。即使是月收入高於20萬的富有家庭,也有56%認為貧富差距嚴重,需優先解決,遠高於第2名的稅率太高,經濟缺乏競爭力與逃稅。
「不分所得階層都認同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稅制改革有必要解決人民這方面的疑慮,」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評論。
遺產與綜所稅 過半人民認為應要調降
中研院社會所助理研究員李宗榮指出,台灣人民對於貧富差距,心理層面的相對剝奪感,近幾年的確愈來愈明顯。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顯示,台灣人民覺得貧富差距很嚴重的比例從192的不到3成,一路上升到2005年時已達7成。
弔詭的是,雖然認為貧富差距問題需優先解決,但談到跟自己荷包有關的稅率,多數人贊成調降遺產稅與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遺產稅率最高稅率應該要多少才合理?認為要降到30%以下的近半數。顯然現階段遺產稅過高是一個逐漸形成的共識。
在綜所稅部份,合計超過半數民眾認為應調降。其中34%認為應調降至11到30%之間,但贊成不變或調高的民眾也有29%。吳中書判斷,這是因為一部份民眾不希望看到綜所稅調降,再拉大貧富差距;同時也有一部份民眾認為要調降就應該有一定幅度,才看得到效果。
李宗榮解讀,這樣的弔詭,可能是民眾在大我的架構下時,希望國家可以增加稅收,來提高目前不足的教育與福利;但回歸小我時,又不希望租稅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項負擔。
也有可能是,多數民眾意識到,受薪階級承擔大部份的所得稅,認為「勤勞」所得應該要少點稅,加稅不應該落在中產階級頭上。
營所稅 6成4民眾認為應該不變甚至調高
從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調查結果,可以聽出這樣的弦外之音。有別於賦改會調降企業所得稅的修法方向,民調顯示,高達6成4的民眾主張營利事業所得稅率25%,應該不變或提高。賦改會副主委曾巨威解讀,這是因為一般民眾會把營利事業所得稅與富人稅畫上等號。這次民調時,有多位受訪民眾直接跟訪員抱怨,「企業沒交多少稅,都是上班族在負擔。」一般人似乎認為企業所得為股東所擁有,不見得會與員工分享。
證所稅 5成4民眾贊成復徵
至於被政壇視為毒蛇猛獸的證券交易所得稅,民調顯示,有5成4民眾贊成恢復課徵,遠遠高過反對者的31%。吳中書分析原因,與目前股市低迷,股民樂於此時拿來抵稅;同時未投資的民眾,心中認為證所稅也是所得之一,應該要公平課稅,有絕對關係。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在演講中呼籲政府,知識經濟時代贏者圈裡的人,必須照顧弱勢者。年收入300萬以上的富有家庭,可以考慮多繳點稅。
到底台灣民眾心目中,一年賺多少錢算是有錢人家呢?根據《天下》民調,高達39%的人認同張忠謀的說法,每個月平均賺25萬,一年收入300萬的家庭是「有錢人」的分界線。其次是24%認為150萬;再來才是500萬,有15%。
有趣的是,如果以所得作分析,台灣民眾顯現務實個性,調查對象月所得不足3萬元的民眾,有36%認為年收入150萬的家庭就是有錢人了。當賺的錢愈多,標準就會跟著提高。
台灣自民主化以來,加稅一直被視為是政壇自殺,政客們競相灑錢過度。減稅,是台灣稅制殘破,國家弱化的根源。「在稅制問題上,台灣政黨沒有左派、右派,只有一派:就是拼命拚命增加福利、建設,拚命拚命減稅,」桃園縣長朱立倫貼切地描述。台灣人到底想要怎樣的政府?大政府?小政府?為了解答疑問,此調查也特別詢問人民的期待。
政治意向 近5成民眾,傾向擴大政府
結果顯示,有48%民眾認同,政府應該抽比較多的稅,可以多做建設,多投資教育,多作社會福利照顧窮人。只有34%民眾認為,政府應該抽比較少的稅,所得留給大家自己花,社會建設與社會福利不要做太多。
長期做台灣民眾政治意向調查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洪永泰認為,這題是國內少數可以窺探出民眾左派、右派傾向的調查(偏好一個「更大的」政府為左;偏好一個「更小的」政府為右)。近20年來,台灣藍綠政黨皆討好資本家,因而人民希望政府角色可以擴大的期望,逐漸升高。此結果也呼應,此次調查顯示民眾對貧富差距擴大的關心。
「有錢人有把握自己照顧自己,本來就不需要國家。一般民眾沒那麼有錢,對未來有不確定感,其實會對政府有期待,」曾巨威解讀。這樣的解讀,的確反應在交叉分析的結果上。此次調查中收入最高,月所得超過20萬的民眾,贊成對於政府角色應該增加的比例只有44%,認為應該減少者則有41%。
減稅 7%認為只會有錢人愈有錢,窮人愈窮
到底減稅的效果會如何?是會增加企業的投資誘因,讓經濟變好,增加稅收;還是,減稅只會讓有錢人更有錢?民調的結果,顯示人民深深的不信任感。因為47%的人,認為減稅只會使有錢人愈有錢,窮人愈窮。
認同匿名廣告所說,減稅可以救經濟說法的,比例為34%。李宗榮解讀,這項調查顯示,台灣人民比起美國人,對於國家有更多的期待。這可能是與中華文化固有的家父長制文化有關,人民對於政府還是有大有為政府的既定印象。執政者在施政時不能只考慮與城市國家的星、港競爭,台灣的民情更應是一項考量重點。
不過從這份調查結果,李宗榮認為最明確的訊號是:人民對於這10幾年來2大政黨向財團傾斜、無力處理社會階層分化的不滿,在加速提高。
「我要用跟大家一樣的眼睛、一樣的耳朵、一樣的雙腳、一樣的雙手,找出國家應進的道路……我的一切要和大家一樣!」這是諷刺日本政治文化的熱門日劇《Change》中,由菜鳥成為總理的朝倉啟太給選民的承諾。
台灣的政治人物們,真的聽到人民的聲音了嗎?除了選舉時一人一票,在稅改的道路上,民意也應該是等值的。
eXfuze F1 team --- explore the power of seven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