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產階級消失了?

超極資本主義席捲全球


天下雜誌第399期2008/06/18吳惠林


貧富不均擴大、中產階級消失,是誰的錯?要求企業負起公民責任能解決問題嗎?當代知名政經思想家羅伯.瑞奇(Robert B. Reich)在新書《超極資本主義》中,提出了迥異於一般人的觀點。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特地為文導讀,也呼籲大家響應作者的號召,以回歸公民角色來搶救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


自20世紀末全球化、知識經濟以及新經濟等現象沸沸揚揚以來,全球各國普遍性的所得分配不均或貧富懸殊加重就成為熱門話題,而弱勢窮苦者的生活固然惡化了,連一向佔社會多數的「中產階級者」也急速萎縮。這並不只是某個地區或某個國家的特殊現象,而是另類的「全球化」普遍現象。
 
美國許多有識之士看到中產階級受到可怕的衝擊,紛紛號召中產階級站起來反抗。這些主張很動聽,可是,以「中產階級的戰爭」做為訴求,雖非族群對立,卻是典型的「階級對立」,因而似乎缺少一些重要元素。到底是什麼?直到這本《超極資本主義》出爐,才有較合理的答案,也終於讓世人了解正確的做法。


被掩埋的民主
 
其實,在這本柯林頓主政美國時期的勞工部部長羅伯.瑞奇的著作面世前,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聲名鵲起的全球知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 Krugman),最近也在其《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良心》這本新書中,就美國的貧富差距擴大、中產階級崩落、金權政治等諸種問題提出針砭,但他將矛頭對準保守主義的布希政府,緬懷小羅斯福總統「新政」時期,於是主張政府應負起「社會福利」重責大任,而且明確提出應最先實施「全民健保」政策,不但是十足的凱因斯主義,還有濃厚的社會主義味道,恐怕非但解決不了當前的問題,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後遺症。
 
相對的,瑞奇的這本書,就很平和地敘述美國這個全球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典範國度的政經發展史,精彩地描繪出它的成就。
 
瑞奇精闢地分析了過去30年美國經濟實力大增的原因。轉變始於美國政府將過去為冷戰而發展的技術應用於新產品與服務中,為新競爭者創造了機會,首先是出現在交通運輸業、通訊業、製造業、和金融業。原本穩定的生產體系被撼動,變化始於1970年代末期,爾後快速擴展,迫使所有公司更加激烈地爭取顧客與投資人。
 
大型零售業者把消費者的力量結合起來並增大,並利用龐大數量消費者的集體議價力量,向供應商爭取到更實惠的交易。大型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把投資人的力量結合起來並增大,迫使它們投資的公司必須創造更高的股東報酬率。
 
結果是,消費者和投資人有更多選擇和更好的交易;但是,過去負責協商以分配財富和保護共同利益的那些機制,卻開始削弱或消失。企業的說客群集於華府和其他首府,尋求制定能帶給它們競爭優勢的立法與規範,企業對政治決策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就這樣,超極資本主義取代了民主資本主義。


大企業並非殘忍無情
 
這本書雖然講的是美國的情形,實際上,發生於美國的變化同樣也發生在世界各地。我們的民主制度同樣愈來愈難以為共同福祉發聲及採取行動,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公民所顯示的無力感,跟美國人一樣強烈。這本書很值得閱讀,主因是瑞奇提出了發人深省的異於時下流行觀點。
 
消費者和投資人是壓榨勞動者的元兇,瑞奇指出,問題癥結在於我們幾乎全都是消費者與投資人,身為消費者與投資人的我們大大受惠於超極資本主義。瑞奇舉沃爾瑪為例,它將許多商品價格降低,惠澤消費者;另一方面,沃爾瑪的成功又使其投資者的投資報酬顯著提高。可是許多人驚駭於沃爾瑪的低工資與差勁福利,它的強大力量迫使供應商降低本身提供的工資與福利,也被迫大舉把生產活動外包至海外,我們驚駭於沃爾瑪對小型獨立零售店生計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可是,沃爾瑪或其他大公司的高層主管們並非殘忍無情或貪得無厭,他們做的是現行遊戲規則下他們該做的事──讓他們的顧客獲得實惠的交易,並藉此使他們的投資人獲得最大投資報酬。跟任何遊戲中的每位參賽者一樣,他們做的是為了勝出而必須做的事。
 
但是,所有遊戲都必須定義公平的遊戲規則,經濟也一樣,必須仰賴政府制定公平的經濟遊戲基本規則,若政府想矯正沃爾瑪的經營實務,它可以改變現行的遊戲規則。理論上,政府可以立法以使所有受雇者更容易組織工會,要求所有大公司對其員工提供健康保險和退休金等福利,也可以立法實施區域管制,以保護城鎮主街的小型獨立零售店免於遭到大型零售業者的吞食,或是立法把最低工資提高到讓所有受雇工作者足以維生的水準。不過,我們也得認知,所有這類措施都可能造成沃爾瑪和其他各產業的大公司提高它們的產品與服務售價,並降低其投資人的投資報酬。


將「私心」轉向正道

 
因此,每個人要自問的是,願意犧牲身為消費者和投資人的部份利益,以換取達成這些社會目的嗎?若是的話,要如何制定新的遊戲規則呢?
 
瑞奇認為,問題的解決方法並不是試圖促使企業變得「更加負起社會責任」。責備沃爾瑪未對其員工提供更好的薪資與健康福利,這或許能使我們獲得情緒上的滿足,但並不能對迫使沃爾瑪做出什麼矯正。
 
其實,瑞奇只是告訴世人,現實世界的現狀都是每一個人行為反應的加總結果。歷史證明,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自由經濟最能促進人類福祉,但由於人被物質利益誘惑而讓「自私自利」心理膨脹,終而「人心沈淪、倫理道德敗壞」,於是「人人為近敵」、「相互殘害」成為常態,為求高成長對於自然環境也百般摧殘、破壞,結果就是「全球暖化、生態破壞、天災人禍不斷、貧富懸殊拉大、中產階級消失」等現象愈來愈嚴重。
 

有化解的良方嗎?
 
相互指責、以法令強制或由政府直接以社會福利政策方式介入改進,結果都是治絲益棼、愈做愈糟。如今終於見到瑞奇正確地要每個行為人扮演好公民和消費者、投資人的角色,說白了就是要「人心回升、具備倫理道德」,將貪婪、爭權奪利的「私心」轉向,回到「自助、人助、互助、天助」的正道。很高興看到瑞奇抓到癥結所在,開對了藥方。

eXfuze F1 team --- explore the power of seven +
Posted on 下午5:32 by F1 Team and filed under | 0 Comments »

0 意見:

張貼留言


Free Blogger Templates by Isnaini Dot Com. Supported by Used Car Pictures. Powered by Blogger